
加多利山
本影片內之圖像及資料可能並非於發展項目或其附近範圍拍攝或直接以發展項目為依據製作,並經過電腦修飾處理,僅供參考。本影片不得被視為描述或代表發展項目任何部分或其周邊地區或由發展項目任何部分外望之景觀。請注意發展項目的周邊環境、建築物、設施或環境可能會不時改變。
1930s
佔地約十二公頃的加多利山山坡於 1931 年被建新營造購入,並於 1933 年展開工程。1936 年兩條主要道路正式命名為嘉道理道及布力架街,分別以艾利.嘉道理爵士和布力架太平紳士的姓氏命名。

相片並非於發展項目拍攝或直接以發展項目為依據製作,經電腦修飾處理,僅供參考。相片不得被視為描述或代表發展項目任何部分或由發展項目任何部分外望之景觀。請注意發展項目周邊環境、建築物、設施或環境可能會不時改變。
1940s
及至 1941 年末,於加多利山建成的洋房共38棟。前中華電力總部大樓建設工程於 1940 竣工,而旁邊的舊聖佐治住宅大廈 (St. George’s Mansions) 的首批租客則於 1941 年 11 月遷入。

相片並非於發展項目拍攝或直接以發展項目為依據製作,經電腦修飾處理,僅供參考。相片不得被視為描述或代表發展項目任何部分或由發展項目任何部分外望之景觀。請注意發展項目周邊環境、建築物、設施或環境可能會不時改變。
1950s
50 年代末,加多利山上共建有 57 棟洋房及 35 伙分層單位。大部分住戶來自企業、貿易及航運業界,反映當時香港蓬勃的經濟發展。

本相片於2019年4月3日攝於嘉道理道。相片並非於發展項目拍攝或直接以發展項目為依據製作,經電腦修飾處理,僅供參考。相片不得被視為描述或代表發展項目任何部分或由發展項目任何部分外望之景觀。請注意發展項目周邊環境、建築物、設施或環境可能會不時改變。
1980s
加多利山多年來一直吸引富裕顯赫的優秀人才定居。及至 1984 年,山上過半數的樓房由主要跨國企業行政及外派人員租住。

本相片於2019年3月11日攝於加多利山。相片並非於發展項目拍攝或直接以發展項目為依據製作,經電腦修飾處理,僅供參考。相片不得被視為描述或代表發展項目任何部分或由發展項目任何部分外望之景觀。請注意發展項目周邊環境、建築物、設施或環境可能會不時改變。
2000s
前中電總部大樓於 2009 年被古物諮詢委員會建議評為一級歷史建築,並於 2018 年獲確認。
2010s
中電集團(中電)與信和置業有限公司(信置)於 2017 年宣布攜手發展中電總部重建項目。為延續其輝煌傳奇,住宅項目於 2019 年正式命名為 ST. GEORGE’S MANSIONS。
延續傳奇

本繪圖並非按照比例繪畫,並經電腦修飾處理,純屬畫家之想像。繪圖經簡化處理,可能未有顯示所有發展項目周邊及周圍環境的道路、建築物及設施等。繪圖並非代表發展項目實際或外望之景觀,或發展項目任何部分的實際狀況或外觀,僅供參考。發展項目周邊環境、 建築物、設施或環境可能會不時改變。賣方亦保留根據有關政府部門批核的最新建築圖則修改發展項目及其任何部分的權利。可能存在於發展項目外牆之冷氣機、喉管、格柵或其他設施均無顯示。所有(如有)設計、布局、建築、裝置、用料、裝修物料、設備、家具、藝 術品、燈光、器材、設施、顏色、園藝、園景、 植物、樹木等僅供參考,並不一定會在發展項目或其附近出現。繪圖並不構成亦不得詮譯為賣方作出任何不論明示或隱含之要約、陳述、承諾或保證。
- 1. 詳情請參閱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官方網頁 https://www.hongkongheritage.org/